十年前,北京市正式颁布实施了《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》,开启了城市控烟的新篇章。如今,站在这个十年的节点上,我们不禁要问:这十年,北京在控烟事业上取得了哪些成果?未来又将如何继续前行?
十年间,北京成人吸烟率显著下降,从23.4%降至19.9%,这背后离不开《条例》的实施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。北京市通过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、管理与自律相结合的方式,强化顶层设计,完善工作体系,构建了涵盖宣传教育、培训指导、投诉举报、监督执法、戒烟干预和控烟志愿服务的全方位控烟工作格局。
在重点场所无烟环境建设方面,北京市推动交通场站、医疗机构、学校、办公楼宇等场所实现无烟全覆盖,并建设市级控烟示范单位2443家。世界卫生组织两次授予北京市世界无烟日奖,这是对北京控烟工作的肯定和鼓励。
控烟工作并非一帆风顺,监测数据显示,45岁-64岁吸烟率最高,这部分人群的戒烟意愿较低,应成为未来控烟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。部分场所依然存在违法吸烟现象,二手烟暴露率较高,这要求我们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同时,继续加大执法力度,营造更加健康的无烟环境。
为了进一步巩固《条例》实施成效,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、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启动了以“无烟京彩 十年同行”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。通过广泛宣传《条例》内容,提高市民控烟意识,普及科学戒烟方法,为首都无烟环境建设注入新的活力。
展望未来,北京市将继续深入推进控烟工作,在健康理念宣传、志愿服务引导、行业部门推动、执法工作强化、戒烟服务提供等方面持续发力。同时,加强多部门协作,强化北京市控烟工作联动机制,不断巩固全民参与、共建共享的首都控烟模式。
十年控烟路,北京无烟梦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为打造更加健康、美好的城市环境而努力!
|